(记者 张悦婷 黄芷舟)肖越海,bevictor伟德官网英语语言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NYU)(泰晤士2023年全球大学排名第24)。主要研究方向是学术英语写作(元认知策略)、英语教学法和汉英翻译。近几年在SSCI、ESCI和Scopus检索的多个国际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包括System,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SSCI一区期刊。担任多个SSCI国际期刊审稿专家。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以bevictor伟德官网作为署名单位,肖越海教授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15篇国际期刊文章,其中包括9篇SSCI(括5篇一区,2篇二区),2篇ESCI (SSCI的预备队和扩展版)。2020年11月,肖越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成功立项,实现了我校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此外,他还多次协助外国语学院英语、法语、俄语同事申请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其中两位同事获得立项。
肖越海教授除了在学术上收获了丰硕成果,他在教学领域也取得了杰出成绩。肖越海教授指导的2021届本科生邱湘的毕业论文,全文1万余字,在经过十几次的反复修改后,于2022年7月成功发表在SSCI 一区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前沿,影响因子4.23)。2022年下半年,肖越海教授指导bevictor伟德2022级锺书班7人次获得国家级英语竞赛一、二、三等奖,指导张恬钰、贺静怡和邱立强等同学在百年历史的香港主流英文报纸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发表英文时事评论6篇。
如今,社会上普遍存在一个观点:自然科学的学生比人文社科的学生更容易做出学术成果。针对这一问题,肖越海教授认为,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实验,名字就可以出现在文章中。但是,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也“卷”得非常厉害。比如生物专业的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发表SCI国际期刊,但是文科学生在本科阶段发SSCI国际期刊的就非常少。不能只看到理工科容易出成果的一面,还要看到理工科竞争激励的一面。而且文科生也可以成为很多领域的翘楚,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
谈到在美国读硕士和博士的经历,肖越海教授说虽然自己的托福和GRE考试都接近满分,但是多年前初到美国读硕士之时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美国教授上课时的语速,授课老师的语速几乎是托福听力考试中语速的两倍,他大概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真正适应。这是每个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所必须经历的一个挑战,这个适应阶段可能会很痛苦也会分外思念家乡,但是只要坚持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对于想要出国正在备战托福和GRE的同学,肖越海教授也传授了备考方法。他认为刷题是必不可少的,托福考试和GRE考试时间短题量大,必须提前适应这种考试模式。此外,他还建议同学们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主动向有出国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学习。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被问及为什么在繁忙的工作中还能对学生们进行尽心尽力的指导,肖越海教授说这是一种传承,“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我们可以从身边接触的人学习”,他在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秒回学生邮件。他如今取得的成就正是与他这种善于学习的品格密切相关。
关于如何指导本科生做科研并且发表SSCI期刊文章,肖越海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认为导师需要熟悉相关文献,才能找到研究的空白点,提出问题,规划并且熟练掌握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反思日记、有声思维、教学实验等)。导师还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熟悉国际期刊(SSCI, ESCI,SCOPUS检索)和国内期刊(普通学报和C刊)。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文献整理能力以及对研究方法的学习使用能力,要拥有一定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包括学习使用APA引用格式)。2022年6月和11月,肖越海教授曾应邀做了两次相关主题的线上学术讲座,对于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进行了更详细的讲解。
采访中,肖越海教授也提到了对当代教育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培养导向和评价指标太过单一,分数似乎成为了唯一的评判指标,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更深入地挖掘个体差异,突出每个个体的优点、闪光点。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方说打篮球也要多动脑筋,要勤奋,要有团队精神,这些能力都可以迁移到学习上来。”肖越海教授在出国之前就曾在大学任教。对于班级中擅长打篮球的后进生,肖越海教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在打篮球方面找到了信心,并成功将其正向迁移到学习上。同时,肖越海教授还提到自己并不赞成公开学生成绩排名的行为。在肖越海教授看来,每个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只要自己与自己相比有进步就好,有时候,公开成绩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宣传中国”是肖越海教授的动力和目标。每年秋季学期,肖越海教授都会为大一新生上英语阅读课,他坚持读写结合,产出导向,一个学期一共让同学们写9篇新闻评论文章,再挑选多篇优秀文章,经过多次修改后投稿给香港的南华早报发表。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大一新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活学活用的能力。他指出,要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关心时事新闻,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实践。
科研不停步,教学不松劲。肖越海教授一直坚信,做科研没有捷径可走,也不能三分钟热度,要坐得住板凳,熬得住寂寞。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数年来,肖越海教授始终坚持科研创新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两手抓,持之以恒地耕耘在英语教学的广袤土地上,努力为我校英语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附:肖越海教授讲座链接:
一、《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对比实证研究(一)》 https://b23.tv/qLzhlqk
二、《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对比实证研究(二)》 https://b23.tv/9qWhPUP
三、《如何指导本科生发表英语教学方向的SSCI期刊文章》 https://b23.tv/2fYSlDv